
德国超导带材
THEVA Pro-Line TPL 1100 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 覆银 技术指标 物质 哈斯特洛伊耐蚀镍基合金 层次 MgO HTS 超导层GdBa2Cu3O7 金属层 约1微米银膜 稳定层 无 机械特性 厚度 0.10-0.12mm 宽度 11.8-12.2mm 最小弯曲半径 RT 60mm 建议最大承受力量 100N (10kg) 最大设计压德国超导材料
THEVA Pro-Line TPL 1100、TPL2100、 TPL4100 | |||
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 覆银 | |||
技术指标 | 产品编号 | ||
物质 | 哈斯特洛伊耐蚀镍基合金 | ||
层次 | MgO | ||
HTS 超导层 | GdBa2Cu3O7 | ||
金属层 | 约1微米银膜 | ||
稳定层 | TPL1100 | 无 | |
TPL2100 | 100微米 铜基材稳定层 单面覆在超导层之上 | ||
TPL4100 | 20微米 铜基材稳定层 全面覆盖超导带材 | ||
机械特性 | |||
厚度 | TPL1100 | 0.10-0.12mm | |
TPL2100 | 0.20-0.23mm | ||
TPL4100 | 0.14-0.18mm | ||
宽度 | TPL1100 | 11.8-12.2mm | |
TPL2100 | 12.0-12.5mm | ||
TPL4100 | 11.9-12.25mm | ||
最小弯曲半径 RT | 60mm | ||
建议最大承受力量 | 100N (10kg) | ||
最大设计压力 RT | TPL1100 | 600MPa | |
TPL2100 | 300MPa | ||
TPL4100 | 400MPa | ||
最大设计拉力 77K | 0.30% | ||
导电特性 | |||
最小临界电流 Ic (77K, 自体电场) | 360A, 500A, 或者其他要求的电流 | ||
标记 (带材的背面) | |||
每米 | |||
每20CM | 每隔20cm, 三角形标记![]() | ||
颜色 | 黑色 | ||
注意事项 | |||
![]() | 轻拿轻放 | ||
戴手套 | |||
存放在干燥处,温度 <50℃,湿度<50% | |||
一般而言超导材料主要产品是在常压下有28种元素。 这28中元素具超导电性,其中铌(Nb)的Tc最高,为9.26K。电工中实际应用的主要是铌和铅(Pb,Tc=7.201K),已用于制造超导交流电力电缆、高Q值谐振腔等。也有合金材料,超导元素加入某些其他元素作合金成分。本公司THEVA的超导材料,主要超导层为GdBa2Cu3O7 ,性能稳定,电阻率低于同类厂家,广受好评。
超导材料性质
可以使超导材料的全部性能提高。如最先应用的铌锆合金(Nb-75Zr),其Tc为10.8K,Hc为8.7特。继后发展了铌钛合金,虽然Tc稍低了些,但Hc高得多,在给定磁场能承载更大电流。其性能是Nb-33Ti,Tc=9.3K,Hc=11.0特;Nb-60Ti,Tc=9.3K,Hc=12特(4.2K)。三元合金,性能进一步提高,Nb-60Ti-4Ta的性能是,Tc=9.9K,Hc=12.4特(4.2K);Nb-70Ti-5Ta的性能是,Tc=9.8K,Hc=12.8特。
化合物
超导元素与其他元素化合常有很好的超导性能。如已大量使用的Nb3Sn,其Tc=18.1K,Hc=24.5特。其他重要的超导化合物还有V3Ga,Tc=16.8K,Hc=24特;Nb3Al,Tc=18.8K,Hc=30特。
20世纪80年代初,米勒和贝德诺尔茨开始注意到某些氧化物陶瓷材料可能有超导电性,他们的小组对一些材料进行了试验,于1986年在镧-钡-铜-氧化物中发现了Tc=35K的超导电性。1987年,中国、美国、等国科学家在钡-钇-铜氧化物中发现Tc处于液氮温区有超导电性,使超导陶瓷成为极有发展前景的超导材料。
1986年瑞士物理学家K.A.米勒和联邦德国物理学家J.G.贝德诺尔茨(Dr. Georg Bednorz)发现了氧化物陶瓷材料的超导电性,也因此荣获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。
现在贝德诺尔茨博士(Dr. Georg Bednorz)已经加入我公司THEVA,为我公司超导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工艺改进投入了极大热忱和精力。